新闻中心

电话:0531-58090893
手机:15552520396(微信同号)
QQ:2812911933
公司地址:济南市槐荫区西客站齐州路2066号善信大厦12层1205室
邮箱:sdhqtg@sina.com
新闻中心 恒强特钢 > 新闻中心
Mysteel:转型周期下中国钢材供需结构趋势简析
【2025/8/25 16:51:30】 【作者/来源:本站整理】  【阅读:10次】 

前言

中国钢铁行业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房产行业下滑,供给过剩、需求乏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控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支持新兴领域发展、鼓励出口经济引导钢材行业寻找新的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步入转型周期,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结构逐渐变化。其中,传统的建筑用钢需求逐渐下滑,而制造业用钢在多种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持续上升。这促使钢铁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逐渐向高性能、多功能、定制化等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于此同时,钢材出口也在近几年迎来突破式增长,24年更是迎来钢材出口近5年来新高,直逼2015年钢材出口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钢材具体有哪些表现,未来又将如何,笔者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2025年粗钢产量冲高回落

近三年,伴随着国内房产投资下滑(同比降幅约10%),建筑钢材内需乏力,叠加近年环保压力及限产政策推动,粗钢产量逐渐下滑。2025年上半年粗钢产量51482.6万吨,同比下滑3.0%。从粗钢日均产量的表现来看,今年的表现不同以往,一季度粗钢日均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主要得益于外需增量对内需的填补(抢出口现象下,一季度钢材累计出口2743万吨,环比增长61.6%)。二季度钢材出口增速减缓,淡旺季转换下粗钢产量陆续下滑。三季度内外需同步收缩,减产政策加码,粗钢产量或再下一个台阶。

 

图1:2024年-2025年粗钢日均产量(月)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二.2025年钢材出口流向扩张变化

伴随着国内需求的压力,粗钢出口成为关键的分流渠道,2025年粗钢出口维持高位。1-5月,中国钢材出口量4846.9万吨,同比增长8.5%,其中建材出口表现突出(螺纹出口增长90%,线材出口增长42%)。我国钢材出口增量主要受价格驱动,通过“低成本、以价换量”的策略向国际市场转移过剩产能。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因基础建设和制造业发展需求旺盛、高度依赖进口,成为我国出口增量不可或缺的主力市场。另外我国钢材出口的结构分化明显,板材出口受海外反倾销政策的影响出口增速放缓,而棒线材等低附加值产品因价格弹性大,出口显著提升。

 

三.2025年钢材区域流向调整情况

整体来看,钢材南北生产和消费区域趋于均衡,南北差异有所收窄。2025年,在限产政策推动下,钢铁产能置换从“量增”转向“质优”,新建产能优先支持短流程炼钢项目,并通过“减量置换”原则(新建产能需淘汰1.25倍旧产能)。结果,传统高产区域如华北、华东产能明显下降(1-6月份华东粗钢产量下降2.81%,华区域粗钢产量下滑3.21%),相对应西北、西南区域粗钢产量有所增长(西北增长1.25%、西南增长3.17%)。

图2:2025年1-6月粗钢产量区域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四.下游用钢领域结构变化

1.建筑行业

2020年以来,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下滑,2024年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6446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20%。2025年1-7月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859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65%,降幅有所收窄。

图3:近3年房产新开工面积变化情况(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建筑用钢是钢材消费的核心领域,占中国钢材的50%以上。但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下行,建筑钢材需求显著下滑,2024年建筑钢材成交下滑19.37%,2025年1-7月建筑钢材成交下滑18.14%。分区域来看,华东区域和南方区域下滑比较明显,25年1-7月同比分别下滑29.86%和10.15%,而北方区域建材成交却增长9.76%,同时也侧面反映供给侧改革下北材“难”下的新局面。

表12024年-2025年中国建筑钢材成交情况(单位:万吨)

区域

2023年

2024年

同比

2024年1-7月

2025年1-7月

同比

北方

426.78

420.18

-1.55%

244.62

268.49

9.76%

南方

1077.66

856.67

-20.51%

470.27

422.55

-10.15%

华东

2013.35

1559.59

-22.54%

903.23

633.54

-29.86%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制造业

从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来看,2025年制造业增速有所放缓。2025年7月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49.5,环比上月(50.4),同比去年(49.8),均有一定下滑,反映制造业仍处于一个持续收缩的态势。

图4:近三年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制造业用钢涵盖家电、机械和船舶,2025年中国制造业用钢需求呈现结构性增长与行业分化特征。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升至2024年的50%,反映出制造业在钢铁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持续增强。其中家电用钢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用钢需求显著增长,预测2025年我国家电行业钢材需求量将达到1940万吨,同比增长8.4%。不过随着政策的不断输入,家电领域和空调排产增速下滑。8月冷轧板卷虽然因宏观情绪上涨,但成交始终一般,表明实际的需求仍是以投机需求为主,而非实际消耗。机械和船舶方面,挖掘机产量1-6月同比增12.4%,但工业机械外部需求疲软;船舶新订单高增9.4%,支撑用钢量,但不足以抵消整体制造业低迷。

 

展望

在国家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钢材市场落后产能或将进一步兼并淘汰,企业或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产能附加值提升渠道竞争力,或是降低生产、运输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这也使得部分企业产能向南向内陆迁移。南方市场钢材需求本就强于北方,加之现有钢材出口量也逐渐向东南亚、南美迁移,出口港口多位于广东、福建等地;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正式开工也或将推动钢材产能向内陆转移。未来,如何提高在南方市场的竞争力或将成为现有钢材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不过需求减量是必然,建筑行业下滑虽有减缓但仍不明显,仍有近20%的一个降幅,加之近几年兴起的制造业用钢增速逐渐趋缓,内需的乏力依旧会向上传导倒逼产能加速淘汰。再来看出口,国际贸易的争端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组成的贸易壁垒仍制约着我国钢材出口,加之上半年的抢出口现象,预计未来钢材出口订单或面临加剧下滑的态势。综合来看,未来钢市供需减量的局面或有所加剧,产业结构重组调整亦有加速,钢材企业短期应盯紧结构性机会和政策落地,长期仍旧依赖转型升级来突破困局。

 

资讯编辑:袁辉杨 021-26094015
资讯监督:陈文花 021-26093859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